节日祝福语网

立春的由来和具体介绍

立春到,思念到,立春是二十四气节的一个个气节,此时在立春这一天我们就要一条立春的祝福,那么有关立春的祝福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立春的由来和具体介绍”,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立春的由来

立春不仅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风和日暖,鸟语花香;春也意味着万物生长,农家播种。古籍《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但这一切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春天的前奏。

立春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自古以来立春就是一个传统节日。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

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立春到立夏前为春季,立夏到立秋前为夏季,立秋到立冬前为秋季,立冬到立春前为冬季。

立春节气介绍

立春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风和日暖,鸟语花香;春也意味着万物生长,农家播种。故《立春》诗云: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左河水)。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立春这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古代有这样一个传说:立春快到来的时候,县官会带着本地的知名人士去土地里挖一个坑,然后把羽毛、鸡毛等轻物质放在坑里,等到了某个时辰,坑里的羽毛和鸡毛会从坑里飘上来,这个时刻就是立春时辰,开始放鞭炮庆祝,预祝明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古籍《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但这一切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春天的前奏。

立春是一个时间点,也可以是一个时间段。中国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官方民间主要活动

春耕:春耕秋狩,周礼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郊迎春,并举行祭祀句芒神的仪式,(见《礼祀月令》)。汉代仍承此俗。《后汉书祭祀志》:后世延续。

打春:民间扎春牛,用鞭打之,谓之打春。

春社:民间游行舞龙,糊春牛,祭祀社神,并占新春气候,占风向,望云气,占岁成。

朝贺:《梦梁录》: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文武百官,觐见天子,齐呼万岁。

周礼设春官。周礼天子要亲自象征性的耕种,表示春回大地,天下可以恢复生产耕种的信号。

春游:民间要踏春,妇女戴春胜。

咬春:要吃春盘,春饼,春卷,春盒,吃生菜,吃萝卜,谓之咬春。


立春相关文章:

1.立春的由来

2.立春节气介绍

3.立春为什么要吃萝卜

4.立春时节迎春和鞭春习俗的由来是什么

5.立春时节民俗迎春的介绍

扩展阅读

关于立春的节日由来和习俗


立春不仅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风和日暖,鸟语花香;春也意味着万物生长,农家播种。古籍《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但这一切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春天的前奏。

立春

立春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自古以来立春就是一个传统节日。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

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立春到立夏前为春季,立夏到立秋前为夏季,立秋到立冬前为秋季,立冬到立春前为冬季。

节气详解

立春不仅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风和日丽,鸟语花香;春也意味着万物生长,农家播种。故《立春》诗云: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左河水)。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立春这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古代有这样一个传说:立春快到来的时候,县官会带着本地的知名人士去土地里挖一个坑,然后把羽毛、鸡毛等轻物质放在坑里,等到了某个时辰,坑里的羽毛和鸡毛会从坑里飘上来,这个时刻就是立春时辰,开始放鞭炮庆祝,预祝明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古籍《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但这一切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春天的前奏。

立春后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立春节气,东亚南支西风急流已开始减弱,隆冬气候已快要结束。但北支西风急流强度和位置基本没有变化,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仍然比较强大,大风降温仍是盛行的主要天气。但在强冷空气影响的间隙期,偏南风频数增加,并伴有明显的气温回升过程。

立春是一个时间点,也可以是一个时间段。中国传统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民间习俗

主要活动

流内官官员:周礼春官要主祭祀。入朝称贺赴宴接受赏赐。宋末元初周密《武林旧事》:(立春)前一日,临安府进大春牛,设之福宁殿庭。预造小春牛数十,饰彩幡雪柳,分送殿阁,巨各随以金银线彩段为酬.是日赐百宫春幡胜,宰执亲王以金,余以金裹银及罗帛为之。系文思院造进,各垂于幞头之左人谢。

《燕京岁时记》: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

地方官员:上行下效,各郡县迎春也很热闹。但与礼法的祭祀相比,地方民间更多了热闹庆贺的气息。这一天的活动称为迎春。民间进行表演先预演称为演春立春那天正式迎春意义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并设春官然后由郡县太守等象征性耕种,并打春牛,代表民间可以进行耕种了。活动主要有:

一县里派报春送春牛帖子和立春帖子:旧俗立春前一日,有两名艺人顶冠饰带,称春吏。沿街高喊:春来了,俗称报春。无论士、农、工、商,见春官都要作揖礼谒。一个人站在田间敲锣打鼓(找小男孩穿青衣戴青帽),唱着迎春的赞词,到每家去报春,挨家挨户送上一张春牛图或迎春帖子(或众农家敲锣打鼓将小孩拜请回家叫迎春民间摆上果品春盘在案等待春的到来)。在这红纸印的春牛图上,印有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和人,牵着牛耕地,人们称其为春帖子。这送春牛图,其意在催促提醒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要抓紧务农,莫误大好春光。

二迎句芒神并撒豆消灾:打牛仪式有县政府举办立春前有司迎句芒神于东郊里市各扮故事表演曰庆丰年民之男女携儿女看春侯土牛过各以豆麻撒之谓散痘消诊立春日祀芒神(传统管农事的地神也称春天之神)鞭土牛毕。。。

三赶春牛:打牛前一天先把土牛放在东郊称为立牛旁边放携带农具鞭牛的假人为耕夫然后农民向其拜击鼓打牛之后人们把土牛的土块带回家牲圈象征收成好促进牛的繁殖。

附录:春牛:《事物记原》: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这一天都要举行鞭春之礼,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意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

民间活动

一游春(探春、游行):县里活动之后,民间也不甘示弱,他们纷纷装扮起来,开始游行。队伍先是报春人打扮成公鸡的样子走在最前面,之后一群人抬着巨大春牛形象,之后的人打扮成牧童牵牛的、打扮成大头娃娃送春桃的、打扮成燕子的应有尽有。另外还有的意义就是:这次游春之后就是可以开始踏青的信号,一直到端午之间都是游春的好时候(立春那日游春叫探春)。

二民间互相馈送:

1春牛:民间艺人制作许多小泥牛,称为春牛。送往各家,谓之送春。

2春牛图:也有的地方是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黄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俗称春牛图。

3春娃:乡宁等地习惯用绢制作小娃娃,名为春娃,佩戴在孩童身上。

互相赠贺礼拜贺,称为拜春

三糊春牛:在家里用米或纸糊成春牛,摆放在家中

四贴春字画:家家在门上张贴迎春的字画字和春字有关画有腊梅迎春之类

五搭燕子窝:给花树戴燕子胜帛条

六种迎春花:

七春胜贴门窗:妇女剪春燕花鸟簪(或有专门买的春燕簪花鸟簪)用红纸剪鸡贴屋门

应景佩饰

妇女剪出各种春天动物的胜装饰在家里,或贴在门窗屏风,或戴头上。

一春幡:春幡种类:燕子、柳、花、鸟、蝴蝶、凤凰、飞蛾、蚂蚱、鸡。

1立春幡:窄长旗垂直挂在户外;也可戴妇女头上。南朝陈徐陵《杂曲》:立春历日自当新,正月春幡底须故。前蜀牛峤《菩萨蛮》词之三:玉钗风动春幡急,交枝红杏笼烟泣。宋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词: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2戴春胜剪春胜:剪彩为春胜插头上或挂树上。春幡由来也称春幡胜、幡胜。古代立春之日,剪有色罗、绢或纸为长条状小幡,戴在头上,以示迎春。此俗起于汉,至唐、宋时,春幡之制作更为精巧。《后汉书礼仪志上》:立春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亦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帻,立青幡。前蜀牛峤《菩萨蛮》词:玉钗风动春幡急,交枝红杏笼烟泣。宋代民间男女均有戴春幡的浓郁习俗。宋高承《事物纪原.岁时风俗.春幡》:《后汉书》曰立春皆青幡帻,今世或剪彩错缉为幡胜,虽朝廷之制,亦镂金银或缯绢为之,戴于首。宋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词: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宋周密《干淳岁时记》:是日赐百官春幡胜,宰执亲王以金,余以金裹银及罗帛为之,系文思院造进,各垂于幞头之左入谢。后苑办造春盘供进,及分赐贵邸、宰臣,巨珰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直万钱。宋元时期又称幡胜为闹娥儿(春蛾)、斗蝶、闹嚷嚷、长春花、象生花等。宋代王公大臣的春幡用金银由文思院制造,至于一般的士大夫、平民百姓则剪纸为春幡。《岁时风土记》:立春之日,士大夫之家,剪彩为小幡,谓之春幡。或悬于家人之头,或缀于花枝之下。明《酌中志》:立春之时,自岁颜色装就者,亦有用草虫蝴蝶者,或簪于首,以应节景。明沈榜《宛署杂记》:戴闹嚷嚷,以乌金纸为飞娥、蝴蝶、蚂蚱之形,大如掌,小如钱,呼曰:闹嚷嚷。大小男女,各戴一枝于首中,贵人有戴满头者。最早春幡形态,应该是自然生长的花朵,后来人口繁密、都市社会形成才以布帛为之,甚至以彩纸充任,但它决不是一般性的人体装饰物。立春节时女性们佩戴春幡首先是作为避邪之物,具有禳凶邪、求吉利的寓意。胜自古以来作为人们一种头部饰物,分为人胜、华胜、幡胜等多种类型,可以用很多种材料做成,其中纸制较为方便。立春时节,中国女子有配戴各种漂亮的彩胜做装饰的习俗,而幡胜是长条形的,是上古传说中的凤凰羽翅的象征物。客家妹的春幡基本上都是自己用彩色绸布剪制的,春幡形象则有春花、春燕、春柳、春凤等等。在客家地区,传统的立春时节除了女性戴春幡,小儿也戴春幡于手臂,男左女右,作为立春的标志。

二佩燕子:妇女剪彩为燕戴头上,用彩色绫罗,剪出象征春天已到的春燕花鸟等簪在发髻上,名春燕。春燕又名幡胜、彩胜、春书。南北朝梁代宗懔著述的《荆楚岁时记》:立春之日,悉剪彩为燕戴之,帖宜春二字。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北朝妇人,立春进书,以青缯为帜,刻龙象御之,或为哈蟆。妇女用彩色绸布剪制春鸡、春燕、春花、春柳等,缀于小儿臂上,男左女右,以为立春之标志。

三戴春鸡:母亲做公鸡缝在小孩子帽子上妇女穿豆挂牛角撒豆在牛身驱鬼辟邪之用。

四穿新衣:男女老少都换新衣。


立春相关文章:

1.立春的古代说法

2.立春的由来

3.关于立春的文章 描写立春的优美文章

4.立春描写春天的作文500字

5.立春气候特点

关于立春的节气由来和活动


立春不仅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风和日暖,鸟语花香;春也意味着万物生长,农家播种。古籍《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但这一切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春天的前奏。

立春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自古以来立春就是一个传统节日。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

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立春到立夏前为春季,立夏到立秋前为夏季,立秋到立冬前为秋季,立冬到立春前为冬季。

节气详解

立春不仅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风和日丽,鸟语花香;春也意味着万物生长,农家播种。故《立春》诗云: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左河水)。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立春这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古代有这样一个传说:立春快到来的时候,县官会带着本地的知名人士去土地里挖一个坑,然后把羽毛、鸡毛等轻物质放在坑里,等到了某个时辰,坑里的羽毛和鸡毛会从坑里飘上来,这个时刻就是立春时辰,开始放鞭炮庆祝,预祝明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古籍《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但这一切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春天的前奏。

立春后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立春节气,东亚南支西风急流已开始减弱,隆冬气候已快要结束。但北支西风急流强度和位置基本没有变化,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仍然比较强大,大风降温仍是盛行的主要天气。但在强冷空气影响的间隙期,偏南风频数增加,并伴有明显的气温回升过程。

立春是一个时间点,也可以是一个时间段。中国传统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流内官官员:周礼春官要主祭祀。入朝称贺赴宴接受赏赐。宋末元初周密《武林旧事》:(立春)前一日,临安府进大春牛,设之福宁殿庭。预造小春牛数十,饰彩幡雪柳,分送殿阁,巨各随以金银线彩段为酬.是日赐百宫春幡胜,宰执亲王以金,余以金裹银及罗帛为之。系文思院造进,各垂于幞头之左人谢。

《燕京岁时记》: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

地方官员:上行下效,各郡县迎春也很热闹。但与礼法的祭祀相比,地方民间更多了热闹庆贺的气息。这一天的活动称为迎春。民间进行表演先预演称为演春立春那天正式迎春意义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并设春官然后由郡县太守等象征性耕种,并打春牛,代表民间可以进行耕种了。活动主要有:

一县里派报春送春牛帖子和立春帖子:旧俗立春前一日,有两名艺人顶冠饰带,称春吏。沿街高喊:春来了,俗称报春。无论士、农、工、商,见春官都要作揖礼谒。一个人站在田间敲锣打鼓(找小男孩穿青衣戴青帽),唱着迎春的赞词,到每家去报春,挨家挨户送上一张春牛图或迎春帖子(或众农家敲锣打鼓将小孩拜请回家叫迎春民间摆上果品春盘在案等待春的到来)。在这红纸印的春牛图上,印有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和人,牵着牛耕地,人们称其为春帖子。这送春牛图,其意在催促提醒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要抓紧务农,莫误大好春光。

二迎句芒神并撒豆消灾:打牛仪式有县政府举办立春前有司迎句芒神于东郊里市各扮故事表演曰庆丰年民之男女携儿女看春侯土牛过各以豆麻撒之谓散痘消诊立春日祀芒神(传统管农事的地神也称春天之神)鞭土牛毕。。。

三赶春牛:打牛前一天先把土牛放在东郊称为立牛旁边放携带农具鞭牛的假人为耕夫然后农民向其拜击鼓打牛之后人们把土牛的土块带回家牲圈象征收成好促进牛的繁殖。

附录:春牛:《事物记原》: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这一天都要举行鞭春之礼,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意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

民间活动

一游春(探春、游行):县里活动之后,民间也不甘示弱,他们纷纷装扮起来,开始游行。队伍先是报春人打扮成公鸡的样子走在最前面,之后一群人抬着巨大春牛形象,之后的人打扮成牧童牵牛的、打扮成大头娃娃送春桃的、打扮成燕子的应有尽有。另外还有的意义就是:这次游春之后就是可以开始踏青的信号,一直到端午之间都是游春的好时候(立春那日游春叫探春)。

二民间互相馈送:

1春牛:民间艺人制作许多小泥牛,称为春牛。送往各家,谓之送春。

2春牛图:也有的地方是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黄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俗称春牛图。

3春娃:乡宁等地习惯用绢制作小娃娃,名为春娃,佩戴在孩童身上。

互相赠贺礼拜贺,称为拜春

三糊春牛:在家里用米或纸糊成春牛,摆放在家中

四贴春字画:家家在门上张贴迎春的字画字和春字有关画有腊梅迎春之类

五搭燕子窝:给花树戴燕子胜帛条

六种迎春花:

七春胜贴门窗:妇女剪春燕花鸟簪(或有专门买的春燕簪花鸟簪)用红纸剪鸡贴屋门

妇女剪出各种春天动物的胜装饰在家里,或贴在门窗屏风,或戴头上。

一春幡:春幡种类:燕子、柳、花、鸟、蝴蝶、凤凰、飞蛾、蚂蚱、鸡。

1立春幡:窄长旗垂直挂在户外;也可戴妇女头上。南朝陈徐陵《杂曲》:立春历日自当新,正月春幡底须故。前蜀牛峤《菩萨蛮》词之三:玉钗风动春幡急,交枝红杏笼烟泣。宋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词: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2戴春胜剪春胜:剪彩为春胜插头上或挂树上。春幡由来也称春幡胜、幡胜。古代立春之日,剪有色罗、绢或纸为长条状小幡,戴在头上,以示迎春。此俗起于汉,至唐、宋时,春幡之制作更为精巧。《后汉书礼仪志上》:立春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亦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帻,立青幡。前蜀牛峤《菩萨蛮》词:玉钗风动春幡急,交枝红杏笼烟泣。宋代民间男女均有戴春幡的浓郁习俗。宋高承《事物纪原.岁时风俗.春幡》:《后汉书》曰立春皆青幡帻,今世或剪彩错缉为幡胜,虽朝廷之制,亦镂金银或缯绢为之,戴于首。宋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词: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宋周密《干淳岁时记》:是日赐百官春幡胜,宰执亲王以金,余以金裹银及罗帛为之,系文思院造进,各垂于幞头之左入谢。后苑办造春盘供进,及分赐贵邸、宰臣,巨珰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直万钱。宋元时期又称幡胜为闹娥儿(春蛾)、斗蝶、闹嚷嚷、长春花、象生花等。宋代王公大臣的春幡用金银由文思院制造,至于一般的士大夫、平民百姓则剪纸为春幡。《岁时风土记》:立春之日,士大夫之家,剪彩为小幡,谓之春幡。或悬于家人之头,或缀于花枝之下。明《酌中志》:立春之时,自岁颜色装就者,亦有用草虫蝴蝶者,或簪于首,以应节景。明沈榜《宛署杂记》:戴闹嚷嚷,以乌金纸为飞娥、蝴蝶、蚂蚱之形,大如掌,小如钱,呼曰:闹嚷嚷。大小男女,各戴一枝于首中,贵人有戴满头者。最早春幡形态,应该是自然生长的花朵,后来人口繁密、都市社会形成才以布帛为之,甚至以彩纸充任,但它决不是一般性的人体装饰物。立春节时女性们佩戴春幡首先是作为避邪之物,具有禳凶邪、求吉利的寓意。胜自古以来作为人们一种头部饰物,分为人胜、华胜、幡胜等多种类型,可以用很多种材料做成,其中纸制较为方便。立春时节,中国女子有配戴各种漂亮的彩胜做装饰的习俗,而幡胜是长条形的,是上古传说中的凤凰羽翅的象征物。客家妹的春幡基本上都是自己用彩色绸布剪制的,春幡形象则有春花、春燕、春柳、春凤等等。在客家地区,传统的立春时节除了女性戴春幡,小儿也戴春幡于手臂,男左女右,作为立春的标志。

二佩燕子:妇女剪彩为燕戴头上,用彩色绫罗,剪出象征春天已到的春燕花鸟等簪在发髻上,名春燕。春燕又名幡胜、彩胜、春书。南北朝梁代宗懔著述的《荆楚岁时记》:立春之日,悉剪彩为燕戴之,帖宜春二字。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北朝妇人,立春进书,以青缯为帜,刻龙象御之,或为哈蟆。妇女用彩色绸布剪制春鸡、春燕、春花、春柳等,缀于小儿臂上,男左女右,以为立春之标志。

三戴春鸡:母亲做公鸡缝在小孩子帽子上妇女穿豆挂牛角撒豆在牛身驱鬼辟邪之用。

四穿新衣:男女老少都换新衣。


立春相关文章:

1.立春的古代说法

2.立春的由来

3.关于立春的文章 描写立春的优美文章

4.立春描写春天的作文500字

5.立春气候特点

立春节气的由来


立春的由来

立春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在天文意义上它标志着春季的开始。

对立春的理解,古籍《群芳谱》中这样解释的: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但这一切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春天的前奏,春天的序幕还没有真正地拉开。

中国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立春后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立春节气,东亚南支西风急流已开始减弱,隆冬气候已快要结束。但北支西风急流强度和位置基本没有变化,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仍然比较强大,大风降温仍是盛行的主要天气。但在强冷空气影响的间隙期,偏南风频数增加,并伴有明显的气温回升过程。

立春三侯

[一候东风解冻]: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二候蜇虫始振]: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

[三候鱼陟负冰]: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古诗

咏柳(唐代)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题望苑驿

(唐代)温庭筠

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

景阳寒井人难到,长乐晨钟鸟自知。

花影至今通博望,树名从此号相思。

分明十二楼前月,不向西陵照盛姬。

猜你感兴趣:

1.立春节气介绍

2.立春的由来

3.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4.立春时节民俗迎春的介绍

5.立春算春天吗

早立春和晚立春的不同


中午立春的话,会暖和的早一些,反之会冷一些。

立春节气也是受农民欢迎的节气,因为它给人们带来了温暖,带来了希望。因此,有关立春的天气谚语很多。如以晴天无雨为依据的有立春晴,雨水匀、立春晴,一春晴等;以雨雪为依据的有立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打春下大雪,百日还大雨等;以雷电为依据的有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立春一声雷,一月不见天等;以冷暖为依据的有立春寒,一春暖;以风力为依据的有立春北风雨水多、立春东风回暖早、立春西风回暖迟等等立春是24节气之首,所以古代民间都是在立春这一天过节,相当于现代的春节,阴历正月初一称为元旦。1913年(民国二年)7月,袁世凯拟定阴历元旦为春节,次年(1914年)起开始实行。自此,夏历岁首称春节,一直相沿至今。故属相应当从立春开始计算,而不是以正月初一为界。

立春养肝学会吃点苦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

中医解读:农历一、二、三月成为发陈,即一年的开始,天地万物欣欣向荣,一派生机盎然景象。此时人与天地之气相应,应该逐渐减少睡眠,晚睡早起,起来之后在门前庭院中昂首阔步,头发散乱,穿着宽松,以使志气外大,勇于任事如果与之相逆就会伤肝,到夏季不能化火,造成心气内寒,供奉夏季生长壮大的资源就缺少了。

2月4日是新年的第一个节气立春,立意为开始,它标志着温暖的春天已经到来,养生逐渐从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生活中几个细小的改变就能事半功倍。

立春早起:生发阳气和肝气

立春了,要晚一点睡,早一点起,因为春天到了充满生发之气,阳气开始复苏,白天变长,晚上会变短。早起可使精力更加充沛,减少困倦,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若是久卧可能会伤气,造成新陈代谢功能下降,气血运行不畅。如果你把本来应该生发的肝气给压制住了,肝属木,木被压制住了,木就不生火,到了夏天你就容易着凉、肚子疼,体内的阳气就被抑制,各种病邪就会乘虚而入。

立春舒缓:衣宽大、发散披

春天是个无拘无束的季节,养生得紧记一个词:舒缓。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中医科主任晋献春教授解释,春天人体阳气逐渐旺盛,不能再跟冬天一样,把自己藏的严严实实,若是身体得不到舒展,肝就得出问题。

所以,不要拘束自己,把头发披散开,让它自由自在地散落下来;还要脱掉紧身的保暖内衣、塑身衣,穿宽袍大袖的休闲衣裤,连腰带都不要系。不过,初春乍暖还寒,立春后的一个月不要急于减衣物,要提防倒春寒。

立春清淡:苦要尝、盐少吃

春天是女人养颜养生的好时候,春属木,肝也属木,而肝肾为女子先天,可以吃点逍遥丸,泡点玫瑰花水喝,能疏肝理气。晋献春教授介绍,立春后口味也要变,饮食最好清淡些,味儿不能太重、太咸,五味中苦与肝相对,适当吃点苦,比如莲子心不要完全去掉,用它来煮粥煲汤,能养肝护肝。

当然,还可以吃些有生发性质的食物,帮助阳气的升腾,如椿芽、韭菜、香菜等时令青菜。

立春的由来是什么


立春,俗称打春,标志着一年春季的开始,它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头一个节气,时间约在春节前后。早先年民间于立春日要举行迎春神活动的。春神相传叫句芒,人面鸟身,主春事。古代“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迎春于东郊。”

我国3000年前就有迎“春”仪式,“立春”特有的民俗风情和文化内涵相当丰富。而且不光汉族重视“立春”,一些少数民族也过这一岁时节日,比如白族称“立春”日为“催春节”,侗族在“立春”这天有扮演春牛舞的活动等。

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立春具体是什么意思


立春的意思

立春不仅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风和日丽,鸟语花香;春也意味着万物生长,农家播种。故《立春》诗云: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左河水)。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立春这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古代有这样一个传说:立春快到来的时候,县官会带着本地的知名人士去土地里挖一个坑,然后把羽毛、鸡毛等轻物质放在坑里,等到了某个时辰,坑里的羽毛和鸡毛会从坑里飘上来,这个时刻就是立春时辰,开始放鞭炮庆祝,预祝明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古籍《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但这一切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春天的前奏。

立春后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立春节气,东亚南支西风急流已开始减弱,隆冬气候已快要结束。但北支西风急流强度和位置基本没有变化,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仍然比较强大,大风降温仍是盛行的主要天气。但在强冷空气影响的间隙期,偏南风频数增加,并伴有明显的气温回升过程。

立春是一个时间点,也可以是一个时间段。中国传统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气候特点

立春后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立春节气,东亚南支西风急流已开始减弱,隆冬气候已快要结束。但北支西风急流强度和位置基本没有变化,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仍然比较强大,大风降温仍是盛行的主要天气。但在强冷空气影响的间隙期,偏南风频数增加,并伴有明显的气温回升过程。

立春节气日期计算

计算公式:[Y*D+C]-L

公式解读:年数的后2位乘0.2422加3.87取整数减闰年数。21世纪C值=3.87,22世纪C值=4.15。

举例说明:2058年立春日期的计算步骤[58.0.2422+3.87]-[(58-1)/4]=17-14=3,则2月3日立春。

立春节日意义

现象

第一点我们需要首先明确农历不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节气是农历的太阳历

成分,是农历用来标度太阳视运动的,就是一个回归年。农历中称作:岁实。立春总在公历2月4号左右。因为公历属于阳历之一。但是因为公历是平均太阳历,所以只能是基本上和节气日对应,前后有时会波动一两日的。

立春节气是按照农历的定气法则计算的,依照的是精密的天文计算,立春交节时刻时就是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所以农历节气是完全吻合天象的(天体运行位置)。农历二十四节气过完一次,就是一个回归年了。

但是农历是阴阳合历,农历的一个月要符合朔望月(月相圆缺一次)平均历年也要符合回归年。所以农历使用朔望月定历月,平年十二个月,三百五十四天左右,为了让历月吻合月相。这是农历中的朔望月成分。农历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表示四季寒暑,是农历的太阳历成分。这两者是有机统一的一个整体。

农历使用必要时设置闰月的方式来协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来使农历的日期也可以和四季挂钩,有闰月的年份是农历的闰年,有十三个农历月。三百八十四天左右。

这两个数字,农历平年有三百五十四天左右,农历闰年有三百八十四天左右。但是一个岁实是365.24219日。 那么一个农历平年勉强能容下二十四个节气,有时一个平年只有二十三个节气。农历闰年三百八十多天的时间,比一个岁实多了大约二十天,能容下的节气数量肯定大于二十四个。按照农历计算的法则冬至日必须在十一月,从甲年冬至所在月(含)到乙年冬至所在月(不含)看有多少个农历月,如果有十二个农历月则是平年不置闰,如果有十三个农历月则是闰年,需要设置闰月,安排在没有中气之月。

因为农历闰年有二十五个节气,所以次年就有可能只有二十三个节气了,不过也有次年是二十四个节气的情况。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绝对和凶吉无关。因为节气是阳历成分,农历是阴阳合历需要协调朔望月和回归年,所以才会产生这种现象了。

至于说为什么是立春节气,这其实与农历正月的中气有关,农历正月的中气是雨水,农历腊月的中气是大寒。所以立春在大寒之后,雨水之前,在农历平年只有一个立春的时候,会在正月或者腊月,在有双立春的农历闰年,就会在正月和腊月各有一个立春节气。因为农历的历年是协调朔望月和回归年的。朔望月和回归年在农历中是一个整体。

公历是一种平均太阳历,只有回归年,不管朔望月;

回历是一种阴历,只管朔望月,不管回归年。所以和一年四季完全无关;

农历是阴阳合历。计算回归年是用的从冬至到冬至,是一个绝对准确天文算法计算的回归年。计算朔望月是用的从一个日月合朔之日到另外一个日月合朔之日,朔日是日月黄经差为0度的日子。这是一个绝对准确的天文计算的朔望月。农历闰月就是用来协调这两者关系的,农历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用来表示一年四季,指示寒暑,标度太阳视运动。

立春节气一到,就是孟春开始了,所以年年有春天。农历同时符合朔望月和回归年,是一部科学的阴阳合历。农历一年中有一个立春,双立春,或者没有立春都是正常的历法现象,这是完全和凶吉无关的。

旧时人们认为无立春之年是寡妇年,不宜嫁娶。但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说法。

无春年

2016年农历猴年是无春年,即,全年没有立春之日。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林愿说,这是农历年长度有的年份短于回归年、有的年份长于回归年的缘故。

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2天,这就是相邻两个立春节气之间的时间间隔。公历年平均长度是365.2425天,与回归年相差无几,所以立春在公历年中的日期基本固定,绝大多数年份为2月4日,个别年份为2月3日或2月5日。而农历年情况就不一样了,农历无闰月的年份为353至355天,比回归年少11天左右;有闰月的年份为383天至385天,比回归年多19天左右。于是立春在农历年中的位置呈现出4种情况:在年初;在年末;年初年末两头春;全年无立春日。

农历有闰月的年份(每19年中有7年),因年长长于回归年,故年初年末都有立春日即两头春;无闰月的年份(每19年中有12年),因年长短于回归年,无春年最多,剩下的立春日在年初和在年末的大约各占一半。这种规律以19年为周期,循环往复,个别年份稍有出入。

在本世纪的100年中,两头春的年份有37次,无春的年份有37次,年初立春的年份有12次,年末立春的年份有14次。


立春什么意思相关文章:

1.立春开始就是春天了吗

2.立春的由来

3.2017年立春是哪天

4.立春是几月几日几点

5.立春节气介绍

6.2017年立春是几月几号

文章来源:http://m.zr120.com/ershisijieqi/4586.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